今年6月19日,是第12個全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為了向社會各界宣傳救助政策,展示救助管理工作成效,聽取社會的意見和建議,6月18日,威海市救助管理站(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舉辦主題為“攜手相助,讓救助更有溫度”的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暨“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活動啟動儀式。
當天,威海市公安局、住建局、衛健委、行政執法局、民政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各區(市)救助管理機構負責人、部分鎮(街道)代表、社會組織和志愿服務者代表受邀參加活動,近距離接觸救助管理工作,觀摩受助人員居住區、活動區域、業務大廳等軟硬件設施,了解受助人員的飲食起居和受助情況。
威海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現場介紹救助成果、救助原則、救助范圍、救助內容、醫療服務和流浪乞討人員管理流程等內容,講解制度化建設、街面巡查救助、送醫救治、接送返鄉、尋親、落戶安置、專項行動等工作情況。
一直以來,威海市教助管理站嚴格按照“自愿求助、無償受助”原則,為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及臨時遇困人員提供尋親、送醫救治、護送返鄉等臨時性救助服務,共救助22456人次。近3年救助1480人次,平均每年救助500人左右。其中,為86名受助人員送醫救治;護送肢體殘疾、精神疾病等人員返鄉367人次;為務工不著、尋親不遇等臨時遇困人員發票返鄉862人次:靈活運用救助尋親網等“互聯網+救助尋親”方式,借助公安DNA比對及及人像識別、戶籍信息調取等技術手段,為29名服務對象尋親成功并助其返鄉,尋親成功率達100%。
針對高溫酷暑即將來臨的實際,為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度夏,同日,威海市救助管理站啟動“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活動。在做好日常救助工作的基礎上,聚焦暴雨、酷暑等惡劣天氣和午間、高溫日等特殊時段,對車站、碼頭、橋梁涵洞、在建工地、城鄉結合部等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活動區域和可能露宿場所進行重點排查,特別關注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勸導街頭流浪乞討人員進站避暑,向個別不愿入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發放礦泉水、食品等防暑降溫物品,留下救助聯絡卡,做好后續跟蹤工作,做到發現一例、救助一例。(威海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 隋進凱 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