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記者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獲悉,開工首周,我市新登記市場主體達1200戶,整體呈現出蓬勃活力。
市場主體數量提升、活力增強,與我市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息息相關。大力推行無感審批,全過程一鏈辦理,企業開辦平均時限壓縮到1個小時,為全省最短;在全省率先推行企業檔案“手機”查檔;實現企業登記“跨域通辦”、營業執照“異地”打印,市場主體在任一大廳可就近辦理、領取營業執照……減環節、壓時限、降成本、優服務等一系列措施落地見效,讓企業群眾創新創業的信心顯著增強。
作為市場主體進入市場的第一道門檻,企業開辦的便利度一直都是投資興業的“關鍵點”和人民群眾的“關注點”。聚焦企業開辦,我市從企業群眾“辦照視角”出發,在全市各政務服務大廳、鎮級便民服務中心設置80臺智能審批終端,成為了全省首個全域智能化開辦企業的城市。在手機應用場景方面,在全省率先開發、全覆蓋推廣應用企業登記掌上辦系統,涉及商事登記、檔案查印等22項業務可隨時辦、隨地辦、隨手辦。同時,將市場準入關聯事項下沉到村(社區)便民服務點,在園區、商圈內設90個企業服務站,與10家銀行、聯通公司跨界合作設企業開辦服務點……全面多元的準入場景讓商事登記業務走到企業群眾身邊,走進大大小小的“市場”,實現了想辦就辦、就近辦好。
隨著“網上辦”“掌上辦”“異地辦”等辦理方式和場景的增多,我市已初步構建起“全景式”市場準入環境。與此同時,聚焦市場主體因現場勘驗類經營許可專業知識不足而造成的堵點、難點問題,大力實施“事前服務”,助力市場主體“準入即準營”,推行涵蓋餐飲、食品生產等50個“一業一證”行業的“事前服務”改革,進一步提升市場準入準營便利度,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在此基礎上,針對企業開辦工作,近日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又提出了“優化商圈,建設電子化政務服務中心”“優化線上線下服務水平,線下業務‘分時分次’辦理”等創新性工作舉措,進一步為市場主體解決證照辦理“難慢煩遠”的痛點、堵點,推動涉企服務提質增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楊正 曲黎悅 通訊員 肖敬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