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農產品直播,選品是關鍵,包裝也要盡量精致有特色,但不能花哨……”6月2日,一場特殊的電商培訓課在高新區初村鎮舉行。
之所以說特殊,因為上課的學員,既不是“網紅”,也不是電商創客,而是來自初村鎮的村民代表、農業企業負責人、村居婦聯主席、鄉村振興專員等。
當天,初村鎮啟動“電商助力鄉村振興”賦能計劃,邀請威海職業學院、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山東交通學院、方正外國語學校等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以及電商領域的專家,為這100余名鄉村振興帶頭人授課。
水果的照片怎么拍更誘人,視頻怎樣剪輯更吸引人,一個直播號怎樣才能吸粉……面對初村鎮的候選“農民主播團”,導師們從零開始教,細致又耐心。
臥龍村的鄉村振興專員管君鵬便是這堂電商課的學生之一。“我們村的蜂蜜質量非常好,但不是每一年都能賣上好價錢,線下銷路也不太順暢,現在直播帶貨越來越火,希望通過這次培訓,幫著村里開拓農產品銷售渠道。”管君鵬興奮地說。
推進鄉村振興,農村電商是重要抓手。初村鎮副鎮長劉曉佳說,目前初村鎮已在鎮駐地建設了集農產品信息供求、產品展示、直播銷售、售后服務于一體的“一站式”選品基地——初村鎮鄉村振興電商基地,并在部分村設置農村電商直播間,引進順豐、德邦、郵政速遞等物流站點等,打通了電商進農村最后“一公里”。
“經我們牽線,去年僅五十一號農場和威海職業學院等電商團隊合作,便增加了150多萬元的線上銷售額。”劉曉佳說,此次“電商助力鄉村振興”賦能計劃歷時兩個月,以“線下授課+實操訓練”的模式,從培養新媒體思維、如何玩轉短視頻、直播帶貨技巧三個方面進行培訓,將孵化一批“電商新農人”,提升農產品銷量。
為助推農村電商發展,初村鎮還與本土農業企業合作,甄選威海金蘋果、蜂蜜、藍莓、冰薯等本土特色農產品,精心包裝、嚴把品質,統一注冊“印記初村”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
“我們將以此次賦能培訓為契機,與轄區高校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持續開展短視頻創作大賽、農產品直播帶貨大賽等活動,提升農產品銷量,提升‘印記初村’品牌影響力,不斷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劉曉佳說。(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沈道遠 通訊員 宋菲菲/文 于淑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