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走進展區,預制菜的香味就已飄了出來。6月10日,“精致城市·幸福生活”博覽會上,我市家家悅集團、泰祥食品、好當家等16家預制菜企業組團亮相。
在一處預制菜展區,參觀者駐足聽取產品介紹。本報記者 楊正 攝
從最前端的冷凍魷魚、冷凍蝦仁,到小魚干、魚罐頭,再到魚頭湯、佛跳墻……在我市,“一條魚”串起了預制菜生產的全鏈條,帶動預制菜產業朝著全產業鏈發展加速邁進。
撕開包裝袋,開啟電磁爐,把食材倒入鍋中,10分鐘后,一份色香味俱全的三文魚魚頭就制作完成了。當天,在威海青正藍海食品有限公司展位前,工作人員正向市民介紹著自家的新產品。
三文魚既可生吃亦可熟吃,過去,青正藍海主要做三文魚切片,為了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不久前,開始調配適合烹飪的三文魚預制菜。“目前,產品的口味仍在不斷調整中,剛剛我們還和味正品康的負責人約定,展會結束后,為我們定制一款三文魚魚頭的醬料。”該公司國內銷售部銷售經理叢軍壯說。
山東味正品康食品科技公司主要為各類預制菜企業提供調味料。在味正品康的展位上,麻辣小海鮮調味汁、酸菜魚調味醬、藤椒小海鮮調味汁等各式各樣的調味料擺滿了展臺。只需將煮熟的海鮮浸入調味料中,幾分鐘就可享用到一份爽口的麻辣小海鮮。
味正品康共有調味料產品1000余種,其中海洋調味品占比超過3成。“這都是近年來隨著威海海洋預制菜的發展,有針對性推出的產品。”該企業分公司經理李東泉介紹說,這次參展的預制菜企業,80%以上都是公司的客戶,只要客戶有需求,他們就能提供“私人定制”。
一場展會,達成一次“家門口”的合作,從中不難發現,我市預制菜產業鏈條正日漸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根據自身“一技之長”,精準定位、壯大延伸產業鏈,收獲著越來越多就近合作的機會。
展區西側的榮成銀海水產有限公司不僅與味正品康有著合作關系,今年還依托家家悅集團,打開了威海本地市場。
“之前我們與沃爾瑪、羅森等大型商超、便利店合作,將產品賣到了北上廣,但威海本地市場一直沒有完全打開。”公司總經理助理牟薈霖說,與家家悅集團合作后,公司將微波炒飯、微波水餃、微波意面等產品擺上了市民家門口的貨架,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
我市特色海產品、農產品豐富,高水平加工企業眾多,預制菜產業基礎好、海洋特色鮮明。據統計,截至去年年底,全市規模以上預制菜企業達198家。其中,海洋預制菜企業143家,有海產品加工、餐飲服務、食品銷售、科技研發、調味品生產等不同類型;從產業鏈分工來看,涉及生產、研發、加工、銷售等產業鏈條全流程。
“我市的預制菜產業,可以說已基本實現了全產業鏈發展。”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說,未來,隨著產業鏈上下游更加緊密地合作對接,全市預制菜產業將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廣領域開拓發展,打造產業集群發展“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