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威海港多式聯運服務中心,4輛滿載著80噸山梨糖醇的TIR車輛在威海海關監管下,緩緩駛出作業場所卡口。這標志著威海口岸首票TIR公路國際運輸業務開展。
據介紹,TIR(國際道路運輸公約)是一個全球性的海關便利通關系統,旨在簡化跨境貨物運輸的通關程序,減少通關時間、節省運輸費用、提升便利化水平。
“相比傳統公路運輸,TIR運輸全程不換車、不倒裝,出入關也無需申報查驗、吊裝換車等作業流程,進出口貨物能夠實現‘門到門’。”威海錦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經理劉洋說。
劉洋算了筆賬:以此次為例,貨物將搭乘卡車從滿洲里口岸出境直達俄羅斯,9天即可送達圣彼得堡客戶手中,比中歐班列和海運分別節省66%和80%的時間,運輸成本也僅為空運價格的六分之一,每單貨物平均可節約成本約1.5萬美元。
憑借通關快、費用低等優勢,錦程國際貨運的TIR國際公路運輸在籌備階段,就收到了很多貿易企業的咨詢,目前已和10余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目前,我們已開通威海至圣彼得堡、莫斯科的線路,接下來將陸續開通至葉卡捷琳堡、圖拉等地線路。”劉洋說。
威海海關駐海港辦事處主任袁鵬介紹,目前,轄區已有3家TIR持證人資質企業。海關將持續暢通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的溝通渠道,密切與出境口岸海關聯系配合,構建全場景監管鏈條,協同做好TIR運輸出口貨物通關保障工作。
未來,TIR國際公路運輸將與航空、中歐班列等實現有效互補和資源共享,有利于促進國際物流運輸方式多樣化發展,對我市打造多位一體運輸格局、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做強樞紐經濟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