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威海市海洋發展局獲悉,前三季度,全市80個海洋產業重點項目中,78個實施類項目全部開工,22個項目完工投產。
今年,全市80個海洋產業重點項目,遍布涉海各行業,涌現了一批海洋高端裝備、濱海旅游業等新興產業項目,實施后為全市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在位于高區的威海雙豐科技工業園,兩棟嶄新的廠房已全部完工,新采購的部分設備搶先入廠。該項目是雙豐物探從地上“轉戰”海底的重大布局,將生產海底感知節點系統,配套開發海洋勘探、有纜式海底四分量、無纜式海底感知節點等新產品。
“目前,我們新推出的海洋勘探產品已收到來自美國的訂單,車間生產線正在開足馬力忙生產,確保產品按期交付。”雙豐物探負責人介紹,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年產海底感知節點系統1200臺套。
以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同時,作為漁業大市,今年威海市大力推進傳統漁業養殖業優勢再造,不斷完善水產原良種保育體系,加快新品種新品系聯合攻關。新投產的22個項目中,有一批水產種業建設項目完工投產,全市苗種產能正逐步突破600億單位。
近幾天,威海眾誠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苗種分揀車間里一片繁忙景象,來自河北、日照等全國各地的貝類苗種接續到來,工人們圍在育苗池周圍,仔細挑選“種子選手”。“今年我們建設的貝類種業培育項目,是與山東省科學院合作的,由我們初步篩選,再和專家們共同培育新的養殖品種。”眾誠海洋科技負責人說。
據介紹,眾誠海洋科技正在培育的貝類品種,具有生長快、口感優、耐高溫等優點,且一年四季能產出。按照計劃,新品種將在明年初完成培育,推廣后效益在傳統養殖的基礎上可增加20%到30%。
進入11月,威海市加大企業項目走訪力度,將通過對項目建設情況的精準把脈,為項目建設疏通堵點難點,全力攻堅海洋項目建成投產,打好年度收官戰。同時,系統梳理挖掘潛在項目資源,通過政策引導、服務優化等措施,提振企業投資信心,擴充2025年海洋產業重點項目儲備,以項目建設帶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