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威高集團新組建了環保部門,初上任的環保經理劉慶昊就要扛起重任:高質量推進“無廢工廠”的建設。
不過呢,劉慶昊似乎不需要有太大的壓力,因為多年來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的威高集團,在廢水、廢氣以及固廢的處理上,早就掌握了自己獨一套的“變廢為寶”密碼,更是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良性循環。


廢氣回收,一年可節水5萬余噸
威高集團主營業務是醫療器械和醫藥,而醫療器械生產完后要使用環氧乙烷這種高效殺菌氣體進行滅菌處理,同時會產生一些廢氣。
在2021年前,威高回收的乙二醇因濃度達不到利用標準,只能用水進行稀釋后排入威高集團污水處理站,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浪費。
2019年,威高集團滅菌分公司決定改進廢氣處理工藝,經過近3年的努力,建成并投入使用,經設備氣水分離器分離出來的環氧乙烷通過7級水噴淋吸附工藝催化生成了較高濃度的乙二醇,實現了變廢為寶的商業價值并可作為化工材料出售。
而汽水分離器分離出的水,通過管道輸送至車間循環水管成為滅菌器的循環水,每年可節約用水5萬余噸。
原來是要耗費大量水資源處理的廢氣,現在是節水小能手,還能為公司創收。據項目負責的張經理介紹,該項目共投資170萬元,如今每年可為集團帶來60萬元的收益,3年后即可盈利。
固廢利用: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在威高有一句口號,“把垃圾的價值找出來”,他們認為垃圾就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而這一點在威高固體廢物的利用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2022年6月,威高設立了5000平米的一般固廢庫,一改以往粗獷的收集處理模式,而是將固體廢物分為化工廢料、金屬廢料、其他材料、固體廢物、設備類五大類進行管理,通過精細分類,實現了部分資源循環利用,不能利用的,則對外招標出售。
據統計,目前通過人工分揀,威高集團每年可分類收集利用固廢5500余噸。負責該項目的段經理說,以前固廢的年收益大約是500萬元,一般固廢庫正式運營后,他們每月大約可營收100萬元,輕輕松松就是以前的兩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污水處理站
廢水處理:“賠錢”的買賣卻是威高的擔當
威高的廢氣、固廢處理生動說明了一個事實: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不沖突,這也體現了威高人的精明。但這份精明在污水處理上似乎一下消失,威高做了一筆很“賠錢”的買賣。
早在2018年,威高啟動了污水處理-中水回用項目,而這個項目上的毫無必要,原因是威高的排水水質達到了《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也就是說可以直接排放。
但威高人的考量是,他們集團每年產生的廢水大約是70萬噸,排入后將給城市管網帶來極大的壓力,威高決定自己承擔起這份責任,于是投資了1400余萬元建了現在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將自己工業園區內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進行集中再處理。
目前該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穩定,日處理能力2500噸,處理后的污水水質達到了國家景觀用水水質標準,如今威高集團內的樹木花草都是用這些水澆灌,當然花花草草是喝不完這么多水的。
怎么辦呢?威高又花費甚巨地開挖了占地8萬平方米的生態湖,可容納40萬立方米水,處理后的回用中水大部分輸送至此,實現了水在自然界的良性循環。
站在生態湖邊,看波光粼粼,觀游魚嬉鬧,享綠樹成蔭。傍晚有老人在此閑庭漫步,有孩子們在此追逐玩鬧……這里成為了威高集團保護生態環境的標志地點。
威高人說算環境賬,這些錢花得不虧。
劉慶昊告訴記者,威高集團一直堅持在醫療器械領域作一個“誠心、忠心、良心”的標桿企業,在環保工作上亦是如此,他們將緊緊圍繞“無廢工廠”建設目標,在已建成的項目基礎上,繼續推進綠色、環保項目的建設,深挖項目潛力,持續走生態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為威海“無廢城市”的創建,做出威高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