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青年干部要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據新時代需求,遵循歷史時態規律,助“兩創”之風吹拂,使文化繁花滿園綻放。
傳承奠基,積“家開梅蘭門亦香”之文化底蘊。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猶如一條波瀾壯闊的長河,一路奔涌、浩蕩向前,歷經風雨綿延不絕,飽經滄桑歷久彌新,在人類文明史冊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思想在新時代仍能迸發出巨大的精神力量。青年干部既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將今日負初心”的奮斗力量,又要深入挖掘闡發文化中的時代價值,讀懂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民族何以生生不息,從中發現并把握規律,在傳承之余讓文化之花常開不敗。
以創新滋養,培“天工人巧日爭新”之文化新土。文明永續發展,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順時應勢、推陳出新。應時而變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文化創新是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青年干部要做好文化創新的踐行者,轉變思想認知,摒棄“照本宣科”式的傳統文化傳承觀念,主動學習優秀古書典籍、音樂戲曲等文學作品,在服務人民的過程中對文化形式進行創新性加工、改造、升級,以創新性思維培育文化沃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異彩。
以互鑒融合,調“中西合璧千秋夢”之文化新彩。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立足當今國際形勢,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早已不容小覷,中華文明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為與各國文化交流互鑒、碰撞融合創造了優越的條件。青年干部要主動推開“文化之窗”,積極學習借鑒國外的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在海納百川、博采眾長的同時,正確把握互鑒尺度,講好中國故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互鑒互學、共促共進”中持續提升影響力,調出文化之花新色彩。(作者:臨港區草廟子鎮政府 張婷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