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女子為保護鄰居孩子被野豬攻擊”的短視頻登上了某平臺上海熱榜第一的位置,稱相關事件發生在上海青浦區,部分賬號還給出了具體地址。有網友留言詢問,上海出現野豬了?
據核查,該視頻并非拍攝自上海。截至發稿,首發該視頻的網友已經刪除了相關短視頻并公開澄清,“野豬事件到此結束,不要轉發了,謝謝大家。事情不是發生在上海,是我老家安徽。”
為什么發生在外省市的事件會被傳成發生在上海,而且出現了具體的地址?上海辟謠平臺調查發現,與不少自媒體未經核查,以“上海”為引流標簽有關。在首發視頻中,并沒有任何畫面、文字、說明等表示該事件發生在上海,只是發布者的定位在“上海”,但蒙檢觀察、大象直播間、潮汐視頻、新聞夜航、齊魯頻道等自媒體乃至主流媒體的短視頻賬號在轉發時,“想當然”地以為這件事發生在“上海”,于是在視頻的標題或內容中突出了“上海”。隨著轉發者越來越多,“上海市郊野豬攻擊人”的錯誤信息也越傳越廣。
由此可見,本條謠言又是“想當然”的結果。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人人有責。對于網傳信息,不論是自媒體還是主流媒體,都有義務核查,不能為了博眼球、拉流量而隨意轉發,甚至添油加醋。部分網民也在媒體賬號下留言,指出主流媒體在傳播信息時,連新聞要素都沒有核實,實屬失職。在視頻首發者已經澄清的情況下,主流媒體更有義務說明真相,避免誤導他人;同時,有必要舉一反三,在傳播信息時做好核查工作。(來源:“上海網絡辟謠”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