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擦——咔嚓——”在國內某生產熱敏打印機龍頭企業的質檢車間內,伴隨藍光檢測儀高頻拍攝,一張張排列數萬個微米級元器件電路板的照片,被高清投放到電腦屏幕上。5秒鐘內,電路板的裝機情況及問題點位了然而出。
“這臺檢測儀內置我們最新開發的算法軟件,可快速、精準找到相關產品的問題點,降低不合格率。”威海北洋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洋集團”)副總工程師秦志亮表示,在工業質檢領域,該檢測儀是目前唯一能對微米級產品實行精準檢測的設備。
作為全市電子信息行業的創始者,類似“行業領軍”的“高科技”產品,北洋集團已自主研發上千款。而這份“高產”佳績,離不開北洋集團始終對人工智能科技的鉆研、對技術創新的深耕。去年以來,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北洋集團將創新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圍繞生產能力搞研發、圍繞技術積累搞研發,深入推進智能制造賦能和新型數字產業發展兩大發展戰略,為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北洋集團已累計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6個省級研發平臺,主持或參與起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0余項,授權專利394項,成果先后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興檢一等獎。
研發“云端邊緣算法”技術 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2月13日下午5時許,行經青島路—華夏路交叉口的車流逐漸增多,路面監測攝像頭進入“頻閃”模式。但不同以往的逢車必拍模式,此次只針對工程用車以及大型貨車等車輛進行拍攝。這般精準操作正是依托北洋集團開發的云端邊緣算法實現的。
“邊緣算法是目前人工智能的主攻方向。以存儲設備為例,該算法的應用將大幅降低存儲壓力,節省存儲空間,提高數據篩選精準度。”秦志亮拿起實驗臺上一款內置邊緣算法的攝像頭解釋說,和常規算法的監控探頭不同,采用邊緣算法后,則可依托后臺軟件設置特定目標群,自動過濾無用信息。
秦志亮說,目前,由北洋集團自主研發含有邊緣算法的智能設備已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推動大數據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和功能品質,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今年我們將在現有算法技術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理論研究,力求尋找新的技術路徑,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北洋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集團將圍繞虛擬電廠等體量大、賽道長的新興業務持續發力。
拓寬人才培養路徑 持續優化發展生態
創新佳績捷報頻傳,這與北洋集團搭建的“人才生態”密不可分。
春節后開工第一天,由秦志亮率隊的算法團隊收獲了一份“紅包”——最新算法成果應用培訓。這被不少 “困”在新算法推進上的成員們如獲至寶。
“身為北洋集團的研發人員,我們最不怕的就是攻克不了新技術。因為集團會為我們提供充足的學習機會與平臺。”北洋集團算法團隊工作人員說。
眼下,人工智能成為炙手可熱的行業,馳騁于數字領域的北洋集團深諳要搶抓行業機遇關鍵在人。“針對人工智能算法領域,集團始終堅持‘理論+實踐’兩步走戰略,一邊加強與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科一工所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一邊積極組織外出學習交流、培訓,同時積極搭建平臺載體,讓人才有充分的釋放才能的空間。”秦志亮說。
近年來,北洋集團專家型人才的加盟和研發體系的重構,形成了巨大的人才集聚效應,為北洋集團轉型升級提供了人才保證。如今,這些高端人才在新技術產品研發領域所發揮的領軍作用已逐步顯現,重大技術難題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新一年,北洋集團也有了新的發展目標——本部實現營業收入6.5億元,凈利潤3500萬元。今年,北洋集團將從內部管理上進一步夯實基礎,優化人才招引政策,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以團隊帶項目、項目帶發展,全力沖刺數字經濟新賽道,高標準建設現代產業園區,從根本上塑造北洋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