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威海市水務局始終堅持以群眾滿意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給群眾帶來更多的放心、貼心和暖心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率先行動 助推雙城創建開花結果
威海市水務局將深化文明城市創建與打造文明單位緊密結合,印發《威海市水務局關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暨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推進方案》,明確領導小組,14名處級干部一一認領工作任務,細化責任分工,落實督導整改措施,組織和調度各科室相互協助共同推進。同時,威海市水務局還組建“水務藍”包保巡查隊伍,深入包保點位對照檢查內容開展小廣告清除、環境衛生整治、商街經營秩序維護、交通引導等問題巡查與督導工作,協助社區開展網絡聯系卡分發走訪志愿活動,深化“兩城創建”工作,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
爭分奪秒 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建設
威海市水務局在全省率先編制完成現代水網規劃,實施的供水保障、防洪提升、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數字水利等4大類54項重點水利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黃壘河、母豬河地下水庫完工并正式下閘蓄水,新增蓄水能力6600萬立方米。威海市河庫水系連通工程已完工,市域中線水資源調配體系初步形成,新增區域水資源調配能力5000萬立方米。長會口水庫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泊于水庫完成竣工驗收。
齊頭并進 防洪蓄水工作成效顯著
防洪方面,2022年,威海市水務局強化“四預”措施,開展防汛隱患排查,高標準完成1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10座小型水庫安全鑒定,完成黃壘河、乳山河等10項河流治理工程,治理河長63.7公里。蓄水方面,2022年,全市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突破4.2億立方米,在無新增降水補充情況下,可保市區供水607天。全市小型水庫總蓄水量1.17億立方米,塘壩總蓄水0.43億立方米,可有效保障農業灌溉等用水需要。
綠水青山 水生態治理突顯威海特色
威海市水務局開展全面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規范化綜合整治等“九大專項行動”,并成功申報7條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創建1條淮河流域幸福河湖。目前全市已經完成市政雨污合流管網改造149.28公里,中心城區在全省率先通過驗收;全域黑臭水體實現動態清零;3座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提前半年完成年度目標。“數字孿生”在威海先行先試,成功爭創全國試點。此外,威海市水務局還成功爭創省級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三年強基行動試點。實施榮成市齊家河等5個省級財政補助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
合理規劃 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卓有成效
威海成功爭創國家再生水利用試點。以市區再生水利用配置為重點,再生水工程為依托,提出以熱電企業回用為主,生態補水為輔,兼顧城市雜用的再生水利用體系。此外,威海市水務局以全省最高分通過國家節水型城市省級復查。持續深化水務經理、“信用+節水”制度創新,建立起城市節水良性運行機制。
貼心服務 全力推進水務民生保障工作
威海市水務局全力保障群眾用水安全,補齊農村供水工程供水不穩定短板,實施村內供水工程改造提升;城區開展海濱路供水管道改造等系列供水提升項目,為總表供水居民“一戶一表”改造。農村供水探索公司規范化管理,在8個區市、開發區全部組建縣級或鎮級農村公共供水專管機構,有效提升農村供水管理水平。此外,威海水務營商環境工作全省領先,全力打造獲得用水“0申請、0材料、0跑腿、0費用”的“四零”服務品牌;水務共享營業廳、入駐公共服務單位數量明顯增加,綜合業務擴展到69項,并出臺費用減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