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走進位于高新區的威海重鼎托邦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裝配車間的試驗區,偌大的高速聯軸器被拆分成近20個零部件,逐一進行著抗疲勞測試。
“這是我們為海上風電項目最新研發出的4.5兆瓦高速聯軸器,測試完成后,預計月底交付客戶。”公司技術部部長閆青鋒說,產品的交付將意味著公司成功轉型,推開了新能源行業的大門。
在威海重鼎托邦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加工風電關鍵零部件
重鼎托邦是一家集設計、制造、銷售于一體的企業,2018年成立以來,公司專注于柴油機零部件的生產加工。隨著新能源市場的不斷發展,去年年底,這家傳統型制造企業也開始謀求轉型新路,將研發生產風電項目的高速聯軸器作為進軍新能源行業的“敲門磚”。
“過去,我們生產的偏移補償聯軸器、彈性阻尼簧片聯軸器等,在業內小有名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類產品與風電項目的高速聯軸器的設計生產有著共通之處,有基礎,成功的幾率就有保證。”閆青鋒說。
風電項目用的高速聯軸器位于風電發電機機艙內部,一端連接著發電機,一端連接著“風車”的槳葉。高速聯軸器要將發電機送上來的高速電流在瞬間轉換成低速電流,輸送給槳葉,這就要求高速聯軸器既能輸送電力,同時也能起到緩沖作用。
讓聯軸器具備這一性能對公司的研發團隊來說并不難,可眼前的課題卻沒那么簡單。“風車”轉動時,聯軸器的兩端處于運動狀態,且存在傾斜角度,要在動態中保持著穩定性能,這才是最難把握的一點。
按照已有的技術積累,研發團隊將聯軸器近20個零部件全部拆分,不斷模擬連桿的位置、傾斜的角度,反復進行扭振計算。實驗數據密密麻麻地記了一頁又一頁,在關鍵的數據節點,實驗的傾斜角度甚至都精確到了分。
不僅如此,海上風電發電機高度大約在50米至100米,要想更換零部件操作起來十分麻煩,為此,研發團隊還在重量范圍許可的情況下,選擇了強度最大的材料,保證了聯軸器的使用壽命能超過20年。
模擬實驗從年初進行到年中,終于,上個月傳來喜訊,理論得到了仿真實驗的證實,高速聯軸器進入投產前最后的測試階段。
高速聯軸器助力企業打開向新能源領域轉型之路,企業的“朋友圈”也在轉型中不斷擴大。這不,產品還未正式投產,已有上海電氣、浙江韻達等客戶前來打聽,尋求合作。“高速聯軸器只是我們邁入新能源市場的起點,未來,我們會圍繞無軸推進器、風電聯軸器全方位布局公司的新能源產業,加速轉型發展。”閆青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