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威海晶合數字礦山技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為河南恒源礦業露天礦卡車安裝調度系統,到陜西天寶水庫進行水庫大壩監測,為在新疆開設分公司做準備,受邀到內蒙、云南、福建等地洽談新的合作項目……眼下,公司的各項業務已在全國遍地開花。
晶合數字礦山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為礦山安全保駕護航的科技型企業。近年來,通過創新商業模式,企業每年銷售收入呈明顯上升趨勢,已成功跨過創業初期的死亡谷,進入高成長期。不久前,公司獲評2023年度山東省瞪羚企業。
“2014年之前,我們的主要業務是為礦山企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來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公司總經理王日東介紹,但隨著國內礦業形勢發生變化,原有的商業模式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及時轉型!”晶合數字開始由系統提供商向發展戰略合作商方向轉變,既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也單獨賣設備、賣軟件。2019年,公司通過發展的50多家深度合作伙伴、400多家代理商和中間商,迅速在全國市場內站穩腳跟。
商業模式的轉變對晶合數字的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過去,礦山監測設備的安裝、調試都是我們自己完成,即使復雜、繁瑣對我們來說也不成問題,如今有了下游代理商,他們的專業程度不如我們,需要到手的產品操作起來更便捷、更易上手。”王日東說。
為此,公司的技術團隊在部分探測設備上進行了創新,將近10個小型設備“打包裝箱”,全部歸整到一個白色盒子里,并將內部的傳感器、供電、通訊等線路組裝好。客戶拿到后,只需將盒子放到監測點位,把外部的線路與電腦相連即可安裝完成。
產品表現形式的創新只是其中一方面,公司摸索出的大數據AI算法才是最關鍵的核心技術。王日東舉例說,一個監測點位,同時能感應近5種信號,每個信號又包含著十幾條數據,有時一條數據異常并不能說明存在問題隱患,還需要根據點位的巖性、水文等外在環境整體推斷分析,而這些,都需要靠算法。
為了牢牢把握住關鍵核心技術,公司組建了一支擁有軟件、電氣、機械、光電、三維等近50名技術人員的專業團隊,靠著大家的不斷努力,晶合數字自主開發的算法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目前,公司持有發明專利10余個,自主知識產權100多項。
“去年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今年,我們將新增更多產品線,拿下更多代理商,進一步開拓市場,爭取銷售收入比去年增加40%。”王日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