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億和威海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工地上,工人們在加緊進行廠房內部裝修和外部場地綠化工作。
“二期項目總體規劃18萬平方米,分兩次建成,目前在建工程包括B5、C1兩棟4層廠房,以及兩棟9層宿舍、1棟3層餐廳。”億和精密工業(威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鵬介紹。
按照規劃,B5廠房用于注塑及A4打印機組裝生產,預計11月底投入使用;C1廠房用于生產配套供應鏈,計劃吸納3到4家注塑及包材供應商,預計10月底投入使用。在建項目全部投入使用后,預計達到A3機種年產30萬臺,A4機種年產200萬臺的整機生產規模。
億和一期生產車間內,各生產線在加緊生產組裝打印機。孫大偉 攝
據黃鵬介紹,整個億和威海工業園分三期建成,其中一期10萬平方米廠房2020年11月投入使用,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整個產業園全部建成之后,將分為A、B、C三個區,其中A區集中所有A3打印機組裝,B區集中A4打印機,C區將引進一些重要核心部品的零部件供應商。除了廠房和生活區,項目還規劃建設一棟20層研發大樓,隨著產業園的日益完善,將把研發中心逐步轉移到威海。
“屆時,產業園廠房建筑面積將達到60萬平方米,員工5000到6000人,預計年產A3打印機100萬臺,A4打印機500萬臺,經營收入過百億元。”黃鵬說,整個億和威海工業園將具備整機開發、試驗評價、量產制造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務能力,在A3打印機及A4彩色高端打印機、復印機開發技術能力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隨著億和威海工業園的穩步投產,高區全球打印機基地正加速崛起。截至目前,全球打印機基地已集聚惠普、捷普、聯想、華為等6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億和、帝吉可、富康電子、新興、新康威、天力電源等110多家整機及配套企業,打印機品牌有惠普、富士、華為、聯想、天津光電、恒安捷、新北洋等10家,實現本地配套率達到94%。
“目前基地打印機產品覆蓋激光、噴墨、熱敏三大類,近百種型號。今年1到9月份,打印機整機產量達到1200萬臺,預計全年整機產量突破1600萬臺。”高區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斷升級的打印機基地,吸引越來越多的產業“金鳳凰”翩然而至:高區管委與上海漢圖、北京辰光簽署合作協議;與天津光電、珠海奔圖、長城信息等達成合作意向;華為、聯想、億和、工信部威海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聯合打造國產打印機創新孵化中心……在惠普保持打印機產能優勢的同時,今年國產打印機企業不斷伸出“橄欖枝”,一個個優質產業鏈項目為推動全球打印機基地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
越來越多的打印機項目為何落戶高區?企業給出了相同的答案——高區打印機產業鏈的良好生態環境,以及高區管委以最大的誠意和力度,不斷升級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的落戶提供最好的條件和服務。
“我們以打印機設備產業鏈為主線,精準招商,有針對性地引進和集聚打印機產業鏈重點供應商、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最大限度地延展產業鏈條。”高區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打印機基地內充分發揮政府規劃引導作用,一體化布局產業鏈空間位置,各企業在1.5公里半徑內集聚,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各物流距離以“米”計算,銜接時間以“分”計算。
在進行科學的戰略規劃、超前的產業布局的同時,高區為企業提供了專業、精準、高效的服務。據介紹,高區成立電子信息和智能制造產業園運營公司,創立“企業提供圖紙—園區公司建設—企業驗收—‘拎包入住’”模式,打造了一批專業定制化廠房。更為重要的是,引進工信部電子信息產品試驗檢測中心、中國賽寶工業實驗室(威海)等國家級專業檢測平臺,同時加大企業與駐區高校合作力度,并依托工信部威海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推動與華為、聯想共建“打印機創新孵化中心”,推進本地品牌建設、本土技術創新,大大提升本土企業供應率。
堅定產業選擇,保持戰略定力,這是高區打印機產業穩健發展的終極密碼。按照規劃,高區全球打印機基地將再集聚3到5個整機品牌,5到10個核心配套項目,形成年產3000萬臺打印機整機產能,屆時全球每3臺打印機,就有一臺出自威海。
來源:區黨政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