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水利部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項目——數字孿生黃壘河各個業務應用系統陸續上線,其中業務應用系統之一“河湖健康評價”,充分利用天空地感知網、信息智能挖掘、網絡輿情分析等新技術,實現了河湖健康狀況動態評價,數字賦能河湖長制落地實施。
據悉,數字孿生黃壘河流域建設項目是威海水務局近年來實施的規模最大的智慧水利建設工程,2022年入選了水利部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項目。項目建設包括防洪“四預”、水資源調配與管理“四預”、地下水庫管理和河湖健康動態評價“2+2”業務系統。
河湖健康評價是掌握河湖健康狀態、科學分析河湖問題的重要技術手段,是編制“一河(湖)一策”、實施河湖治理的重要依據。河湖健康評價系統,基于《山東省河湖健康評價技術細則(試行)》方案,對河湖健康評價流程工作進行模塊化重構,在數字孿生流域數據底板上,實現了流域河湖水體動態評價。“動態”體現在兩個方面,可以根據需要動態設置河湖水體的評價指標,并可根據專家知識靈活設置評價指標權重;動態分析河湖水體的實時數據,并應用解析模型將實時數據賦分評價指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網絡輿情信息,引入了指標賦分,充分保證了評價結果的實時性、科學性與客觀性。
威海市以數字孿生黃壘河流域建設為契機,創新河湖監管特別是河湖健康評價新模式。據悉,在數字孿生流域平臺上實現河湖健康動態評價為國內首次,對其他流域數字孿生建設具有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