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聲聲、雄獅起舞……近日,山東未來機器人有限公司智能裝備產業園里非常熱鬧。新廠房里,公司正在舉辦表彰大會,董事長陶澤文激動地說:“新廠房預計今年4月份全面完成裝修,這里總建筑面積約3.8萬平方米,以后我們就在這里大展拳腳,繼續海洋工程智能裝備的研發與生產,這標志著公司發展又邁上了新臺階!”
未來機器人的“喜事”可不止新廠房落成這一件。“國造國配”深海裝備出征中國南海并完成科考任務、入圍2023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創新創業成長組50強”、成功研制出會“商量”怎么滅火的智能消防機器人……企業在實現深海裝備全產業鏈核心零部件完全自產和國產替代的基礎上,研發生產能力仍在不斷攀升。在2000多公里外的廣東陽江風電場,“未來造”深海1500米鋪纜作業機器人正采用沖埋敷設技術,進行海底電纜的鋪設;而在企業車間,一臺“升級版”的1100匹馬力的深海鋪纜作業機器人正在組裝,水下挖溝深度、作業時間、電纜探測范圍又實現小躍升。
研發創新是未來機器人不變的主題。從創業孵化到增資擴產換廠房、從默默無聞到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從受制于人到研發生產能力不輸歐美巨頭企業,在陶澤文看來,這離不開企業對研發的執著,而另一半功勞則得益于高區優良的營商環境。“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政府服務不到的,在政策解讀、大賽指導、項目申報等方面都給了我們專業的服務。”陶澤文說。
企業實現“節節高”的每一步都是政府部門助企發展的生動注腳。據介紹,高區著力深化面向孵化載體及在孵企業的服務指導,制定《關于強化對孵化載體及孵化企業管理服務的若干舉措》,構建全鏈條高效能雙創孵化體系,助力中小企業孵化。去年一年,各類企業創新發展邁出了新步伐,全區新培育“四上”企業157家,110家企業獲批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省單項冠軍、瞪羚、創新型企業等稱號,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分別達到400家、570家。當前,高區正著力實施企業梯次培育攻堅行動,強化鏈主企業引領、加快強企方陣擴容、推動科技企業培優、促進上市企業提量、鼓勵外貿企業拓展,推動企業梯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