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威海經開區的索通節能公司為華能電廠研發在線式抗燃液壓油超維凈化一體機,用于廢油凈化及除酸處理的設備交付運行,每年可為華能電廠節省費用120余萬元。
這是威海經開區科技創新局積極發揮部門信息整合優勢,充分利用和發掘區內科技企業研發資源的結果。“我們還將引薦埃爾法儀器有限公司,為華能電廠提供更為先進可靠的氣體泄漏檢測全新解決方案。”經開區科技創新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經開區科技創新局不斷完善企業大走訪常態化包服機制,堅持宣傳科創政策、掌握企業脈動和對接發展需求一體推進,聚焦100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200家高成長性中小微企業,全面對接研發意向、經營需求等10余項信息和科技、人才、就業創業等9大類惠企政策,清單化、責任化、節點化開展聯系服務企業活動。
“在走訪中,掌握企業發展動態,著力摸排企業技術、資金需求,依托重點平臺、高校院所及‘揭榜掛帥’和科技貸、基金投等方法途徑,為企業紓困解難、賦能強能。”經開區科技創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征集技術需求企業6家,正在通過全市“揭榜掛帥”對接實施方,其中天達汽車技術項目已成功立項。
今年,經開區立足企業裝備智能化、生產集約化、產品高端化,大力實施創新型領軍企業賦能提質行動,凸顯創新龍頭引領,優先支持骨干企業在重大產業關鍵技術研發、人才技術集聚集成、產學研聯合攻關等方面率先突破,重點調度推進泓淋電力與蘭州大學合作實施的“超高強度海洋漂浮高速信號和電源傳輸連接系統研制”、廣瑞電力與山東船舶技術研究院合作實施的“直接電解海水制氫的新型鎳基電極材料的研發及應用技術”等8個重大研發創新項目。
以制造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經開區通過組織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和技術交易活動,引領企業增創發展新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目前,紫光圣果科技、百圣源、海馬科創、紫光生物等10余家企業完成生產線“智改數轉”,平均生產效率提升20%、收益提升18%、人工節省30%。
以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為抓手,經開區科技創新局引導小微企業與學科優勢高校或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應用。目前,正在實施提升工程項目24個,其中艾迪科電子與山大威海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的“工業以太網旋轉編碼器”、新派信息與哈工大(威海)合作研發的“基于大數據的化工園區智能應急管理平臺”完成目標績效驗收。
“我們還充分發揮科技政策支撐作用,激勵企業深入開展企業間技術開發活動,加快設備改造和產品升級步伐。”經開區科技創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政策加持下,高德船艇委托宸林焊接研制并投入使用船艇焊接機器人,人工成本節省四分之三,實現了產品焊面光潔度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多友戶外用品投用川鳴自動化為其研發的魚餌自動噴漆機,人工成本節省一半,較人工生產效能提速1.5倍,產品質量達標率百分之百,而川鳴自動化也憑借自主研發能力和產品可靠性優勢,收獲區內外10余家定制或意向客戶,實現供需雙贏。
當前,經開區科技創新局正在組織嘉瑞光電等近百家企業加入科技創新再貸款項目庫,推薦艾迪科電子等近20家企業參加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實施10余項產學研合作項目和20項“科技賦能一批”項目。通過賦能加力,一大批企業步入提高生產效能、優化產品性能和轉換發展動能的新賽道。同時,著力釋放校地攜手、平臺共建合作效能,依托天智研究院、北大威海海洋研究院引育寒序科技專用芯片、哈邁科“CAR-T細胞制備”“超敏板式電化學發光分析平臺”等創新性顛覆性前沿科技項目,為全區產業升級提檔和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