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積極投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強化生態資源保護和修復責任,構建多元化生態損害賠償機制,近日,威海市經區檢察院聯合區法院、區應急管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自然資源辦、廣安城投五部門共同會簽《關于以認購碳匯方式替代性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的意見》。
《意見》指出,探索建立以認購碳匯方式替代性修復受損生態環境機制,在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類案件中,依托逍遙湖·威海藍色碳匯公益基地(以下簡稱藍碳基地),引導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人自愿認購相應碳匯量,替代性修復受損生態環境,一體化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
《意見》明確,各單位要充分發揮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中的職能作用,凝聚合力,進一步健全“生態修復+司法保護”銜接制度,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違法犯罪行為,形成依法履職、分工負責、協作配合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格局,實現懲治違法與生態保護并重,替代修復與雙碳目標同步,不斷提升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資源治理法治化水平。
據悉,2024年4月,經區檢察院聯合區生態環境分局、廣安城投等建設集藍色碳匯科普、研學、文化展示、檢察公益實踐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藍碳基地。藍碳基地位于經區泊于鎮的逍遙湖畔,湖內適宜種植本土優勢海草大葉藻,由大葉藻形成的海草床固碳量達森林的2倍以上。基地成立全省首個碳匯交易平臺,可線上進行“藍碳”產權交易,并開發更多碳匯應用場景,積極推動“碳交易”“碳文旅”等“碳產業”發展。今年以來,經區檢察院引導破壞環境行為人繳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400余萬元,用于在藍碳基地種植相應數量的大葉藻。
下一步,經區檢察院將持續充分發揮生態檢察職能,推進“檢察+碳匯”機制,加強與行政機關的協作配合,全力助推《意見》落地落實,助力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