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廣電訊: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近年來,山東以鄉村綠色發展、環境靚麗為主攻方向,“三提三聚”助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成功打造了2500個美麗鄉村省級示范村,將特色田園鄉村、美麗宜居鄉村、特色文化古村落、景區化村莊等串點成線連片,讓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愈發亮眼。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在齊魯大地徐徐展開。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聚焦發展基礎,鄉村巨變“煥新顏”。交通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四好農村路”不斷延伸,廣大農村“因路而興”;大水網連上小農戶,“吃水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農民的好日子“水到渠成”;小山村連上大世界,開通5G信號,手機成為新農具,數字賦能為現代農業裝上“數字引擎”;完善水、電、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鄉村發展條件明顯改善,富民產業“拔節生長”;“三分建,七分管”,農村基礎設施長效管護機制逐漸完善,讓農民持久受益……山東統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網建設,加快補齊公共基礎設施短板,讓鄉村巨變“煥新顏”。
公共服務提質增效,聚焦民生底線,美好生活“譜新篇”。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方面,通過優化配置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服務資源,推動資源下沉,讓農村地區的公共服務“觸手可及”;另一方面,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提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數量、質量、溫度,讓農民從實實在在的民生改善中享受到鄉村建設行動帶來的實惠,把美麗鄉村建設成為和美家園。
人居環境提標擴面,聚焦生態保護,宜居宜業“展新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努力在人居環境整治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