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抖音2023暑期文旅數據報告發布,威海入選小眾熱門旅游城市榜全國第二名,威海國際海水浴場在全國玩水勝地榜排名第四位,韓樂坊夜市在最火夜市榜排名第二位。多個在線旅游平臺的數據顯示,威海暑期旅游熱度上漲262%,旅游訂單量較2019年上漲369%,消費訂單較2019年增長超過500%。隨著旅游行業井噴式發展,威海文化怎樣在經濟快車道上彎道超車,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我們需要進一步討論和研究的關鍵點。
進一步宣揚地域文化。威海怡人的自然風光、整潔的街道海灘、和諧的社會生活早就與當地人文融為一體。在文旅浪潮中想要將環境文化傳遞給每一名游客需要我們“喊出聲音”,爭取在游客下車前、下飛機前對他們進行交通知識、環境衛生知識科普,宣揚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交通文明打造成威海文旅的烙印。
及時填補文創領域空白。膠東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隨著文旅井噴式發展,文化產業需要迅速跟進,不但可以有“膠饅青年”這樣的食品特產店,也可以有玉米蒲草編織、貝殼文創等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產品。同時也可以結合地方龍頭產業,在文創地毯、文創服飾上花心思、出特色。
協調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經濟的騰飛。隨著威海經濟復蘇,招商引資帶來的外資企業、工業園區不但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也有益于地方文化的碰撞進步。在此基礎上,著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具有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促成文化發展“小百家”局面,更有益于威海文化產業豐富完善。(作者:臨港區草廟子鎮政府 劉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