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5個大類共70多種產品可以滿足批量生產的條件,正在開發的項目也有五六個。除了滿足客戶定制需求外,我們還瞄準前沿行業進行自主研發。”5月29日,走進山東光軒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實驗室,研發部部長高尚兵正在和同事們開展耐候性產品的開發試驗。
作為碳纖維產業園招商引資的一匹“黑馬”,光軒新材僅僅入駐2年時間,就成功入選山東省2024年第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
成績的背后是公司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研發突破。目前,光軒新材著力開發“三高”(高韌性、高模量和高耐熱)“二低”(低溫固化、低介電)“二快”(快速模壓、RTM快速成型)樹脂,以及八大自有特色產品,不斷實現樹脂和膠膜產品系列化、規格化和品牌化。
“現在我們的很多細分領域產品已經處于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廣泛用于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冰雪產業等領域,有不少企業的高端項目都會找到我們進行合作。”高尚兵說。
除了和前沿企業開展技術合作,光軒新材抱著“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理念,看準低空無人機、戶外運動、綠色能源等領域,主動開展系統研究。
以公司正在開發的耐候性產品為例,樹脂產品的通病就是在陽光下容易黃變,因此應用領域受到限制。“通過改性技術,目前研發的產品黃變年限是5年,我的目標是20年以上。”高尚兵說。
頂尖的人才團隊是企業開展研發的重要基礎。光軒新材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5歲,每個人都有專屬研究方向,在環氧等相關領域深耕近10年,大多數來自北京化工大學等高校,致力于形成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能力。截至目前,光軒新材共有發明專利7項,還有不少正在申報中。
眼下,光軒新材正在進一步優化已有產品,同時積極研究可回收、可降解的復合材料,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與光軒新材一道,威海市鵬達塑膠專用材料有限公司、威海金合思化工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成功入選山東省2024年第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
在企業申報過程中,臨港區對入庫企業提供“一對一”“點對點”輔導,全程幫助企業完善申報材料,提高申報成功率。截至目前,全區共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8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
近年來,臨港區不斷形成完善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次培育機制,深入挖掘一批基礎好、潛力大、創新強的企業為重點培育對象,形成儲備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的梯次申報、培育模式。
“我們將繼續加力推動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培育工作,不斷擴大企業數量和規模,創建企業健康成長的政策環境,引領帶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區經濟發展局工業科六級專員劉昭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