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黃山片區覆蓋4個村,我們聚焦村莊規模小、資源散、產業發展難等問題,全力推動鄉村組織融合、治理融合、發展融合。”威海臨港區草廟子鎮金井黃山片區黨總支書記李曉明說。
近年來,金井黃山片區以 “金井黃山·夢幻之野”為主題,精準錨定村莊發展問題,秉持“規;⑹袌龌、零碳化、數智化”創新理念,推動組織連片共建、產業連片發展、環境連片整治、風貌連片打造,著力建設農文旅體綜合片區,矢志打造農文旅體融合示范片區,實現集體經濟收入年均增加14萬元、達到25萬元以上。
四村抱團,點燃村集體經濟新引擎
“我們草莓大棚里的草莓現在已陸續成熟了,來,看看這品相,是不是很誘人……”12月17日上午,在金井黃山片區的草莓大棚里,李曉明正通過抖音直播展示草莓大棚里的情況。
金井黃山片區轄西黃山、北黃山、南黃山、小七夼4個村,村莊人口規模小但緊密相連,資源分散但可統籌開發,基于這些條件,草廟子鎮決定打破村莊壁壘,推行“跨村聯建”融合發展模式,通過“跨村聯建”,最大程度發揮疊加效應。
“我們首先做的就是從‘我的村’到‘我們村’的轉變。大家從打破地域界限開始,產業協同發展,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李曉明說。
為盡快推動聯建村黨員、群眾間思想融合,片區從發揮聯建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入手,結合黨員特長優勢,跨村成立特色種植、村播電商、文旅服務、環境攻堅等特色黨小組,構建起“聯合黨總支—4個聯建村黨支部—若干特色黨小組”的“1+4+N”聯建組織體系:由擅長種植的“土專家”——北黃山村黨支部書記馬廣玉擔任特色種植黨小組組長,從聯建村中篩選出9名黨員種植能手為成員,為聯建村群眾開展網紋瓜、黑小麥、煙薯等特色農產品種植技術培訓;村播電商黨小組由西黃山村黨支部書記李曉明擔任黨小組組長,組織聯建村具備新媒體技能的6名黨員成立直播團隊,培育“兵支書曉明”“魯威短劇”等4個網紅賬號,通過抖音、快手等熱門直播平臺,對西黃山村的黑麥面粉、北黃山村的網紋瓜、小七夼村的小米辣、南黃山村的煙薯等進行統一宣傳、對外銷售。
4個村跨村組成金井黃山片區,從“獨立連”變“兄弟團”,由“單兵作戰”變“抱團發展”。片區還實行村黨支部書記結對幫帶,強化黨員和村民代表正負面清單管理,跨村培育后備人才,激活帶頭人、黨員和村民代表、后備力量三支關鍵隊伍,為村莊融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比如我們安排西黃山村、北黃山村2個‘示范’村的黨支部書記‘一對一’幫帶指導南黃山村、小七夼村2個‘強基’村黨支部書記,一體推進片區內村莊重點任務的落實。”李曉明介紹。
每周一次碰頭會,大家“坐下來謀事、靜下來商事、動起來干事”,已成為金井黃山片區四個聯建村黨支部書記的日常,讓片區管理效率更高、合力更強。
產業興旺,和美鄉村入畫來
鄉村振興,產業為先。金井黃山片區把推動產業發展作為實施“跨村聯建”的重要抓手,立足四村在產業發展中的不同優勢,整合“三資”力量,探索一二三產協同發展,產業連片開發,抱團做大優勢產業,推動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
在北黃山村網紋瓜大棚內,村黨支部書記馬廣玉正在與種植能手就網紋瓜的種植展開討論。
2023年,乘著金井黃山樣板片區整體打造的“東風”,北黃山村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溫差較大、光照充足的優勢,開始在流轉“這兩年村里環境變化特別大,非常美,而且在村里帶動下,大棚里種上網紋瓜、柿子、黃瓜等,大家伙兒都能掙上錢了。”北黃山村村民孫會靜高興地說,如今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片區還通過盤活優勢資源,聚焦破解土地資源分散、產出效益偏低等問題,統籌整合聯建村土地資源,推行“聯合黨總支成員試種—單個村領種—片區推廣”的產業發展模式,發展黑麥、網紋瓜、草莓、獼猴桃、茶葉等特色產業。2023年以來,新上2個聯建產業項目,新建14座果蔬大棚,種植草莓、網紋瓜、大棚蔬菜等作物,組織特色種植黨小組和村播電商黨小組分別負責種植管理、產品推介、線上銷售等工作,持續擴大規模、形成連片效應,提高村集體經營性收入。
經濟作物有了,文旅產業也不能落下。今年夏天“火出圈”的暮野星河金井·飛盤露營基地,就是片區通過整合片區插花地塊成功招引進來的文旅項目。該項目在開展大型飛盤露營團建活動的同時,給片區帶來更多人氣,吸引游客1萬余人次,讓片區文旅項目新晉成為網紅打卡地,更好地推介“金井黃山·美麗桃源”品牌,讓更多人感受金井黃山的魅力。
通過“跨村聯建”,金井黃山片區人心凝聚起來了,資源聚合起來了,攜手并進的力量讓鄉村振興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