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見過真正的現代化蘋果園嗎?”在威海魯翼農業現代蘋果產業園區,帶隊老師的提問開啟了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15名學子在汪疃鎮的實踐之旅。7月21日至7月24日,這群即將升入大三的學生深入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汪疃鎮,開展主題為“專業賦能 科創惠農”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在現代農業的沃土上印證課堂所學。
走進魯巽農業現代蘋果產業園區,孫老師引導學生觀察株距、矮化密植模式,剖析滴灌管網與防雹防鳥網的科學布局,揭示水泥立架穩固樹體的奧妙。面對無果枝條的疑問,學生親手實踐折枝、套袋技術,更在行走間系統梳理了蘋果從三月萌芽到十月豐收的全周期管理流程,蘋果園里行進式的“時空課堂”,讓學生初步了解了蘋果種植的空間布局以及生長密碼 。
在濃縮中國蘋果兩千年栽培史的汪疃鎮蘋果文化苑,學生們品讀產業發展歷程,沉浸式感受“紅色黨建”引領“綠色治理”的汪疃實踐,解碼汪疃鎮“紅綠融合”的“秘密”。當踏入櫻聚緣農業科技公司的苗木基地,研發經理高常燕,這位青農大畢業的學姐,則以砧木知識為紐帶,用“過來人”的身份,將專業理論與產業前沿緊密聯結,續寫著校地人才的接力傳承。
走進威海黃胖子蘋果有限公司,綠萌分揀系統令學生們驚嘆。數據經理宋貝貝向學生們演示了工人通過PDA實現蘋果從分揀、冷藏到裝箱的全程溯源,數字化品控體系展現著現代農業的“精”與“智”。而在汪疃鎮櫻桃產業的重要基地——威海鴻樹林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櫻桃種植基地,總經理王世金則為學生們帶來一場沉浸式教學:“如果你是一個從事農業的企業家,你選擇種櫻桃,你會經歷什么?”從品種選址到土壤改良,從尊重果樹休眠規律到蜜蜂授粉的生態理念,他用自身經歷以及耗時五年、最終暫停的反季櫻桃種植試驗為例,坦言農業創新“投入大、周期長、需敬畏自然”,引發學生對產業風險的深刻思考。隨后,學生代表在王世金的指導下,親手實踐櫻桃樹剪枝技巧,領悟“通風透光”的田間智慧。
神山葡萄莊園內,曹志毅經理為學生們認真講解葡萄打杈、套袋的關鍵技術;在威海農科院種質資源庫,毛積磊帶領實踐團通過參觀多品種的番薯、蘋果以及西洋參樣本,了解豐富的本土種質資源及其保護研究歷程,讓學生們觸摸到威海農業發展的根基與未來。
當實踐團隊結束此次活動全部行程安排,汪疃鎮的田野已為這群農科學子烙下深刻印記。“把課堂搬到地頭,才真正體會到‘知’與‘行’必須統一。”一位學生感嘆。帶隊梁教師也表示,汪疃產業平臺讓書本理論“活”了起來。
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汪疃鎮依托蘋果、葡萄、櫻桃等特色產業矩陣,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打造集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產業示范、農旅體驗于一體的現代農科教平臺。未來,汪疃將持續拓展與高校、企業的多維聯動,優化實訓課程體系,讓更多青年在躬耕實踐中汲取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的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