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第52個“世界環境日”,南海新區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主題宣傳活動,動員引導社會各界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綠色發展理念,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環保責任,呵護生態環境,共建美麗家園。
市生態環境局南海新區分局的志愿者們來到南海公園,向群眾發放環保宣傳資料和環保手提袋等環保生活物品,用實際行動倡導文明理念,引導廣大居民關注、重視和保護生態環境,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養成科學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活動現場,還邀請了轄區部分企業的志愿者在沙灘上開展“凈灘行動”,引導廣大居民增強共創美麗家園的責任感,使生態環境保護深入人心。“南海新區生態環境非常好,我們應該共同保護。今天了解了一些環保知識以后才知道有很多以前沒注意到的地方,應該動員大家都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自覺維護身邊生態環境,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南海新區居民李勇進說。
威海市藍色經濟研究院與煙臺市環境監控中心的50余名黨員志愿者開展“植綠齊魯,綠色低碳發展,我們一起行動”主題活動。在威海海岸帶檉柳生態碳匯林,威海市藍色經濟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有軍向大家介紹了檉柳生態碳匯林以及“雙碳”方面的知識,并現場進行檉柳認養種植。“齊魯低碳林”是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開辟的第一塊公益植樹基地,通過“線上認養,線下種植”的方式,宣傳低碳理念,推動綠色發展。“齊魯低碳林”形成的森林碳匯量主要用于抵消重大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助力“碳中和”。“我們既要做一名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又要做一名生態文明的倡導者,今天來參加活動,每位黨員都最少認領到了一顆檉柳并種植,是一個生動的實踐,我們也會以更飽滿的熱情和精神狀態投入到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當中。”煙臺市環境監控中心專職副書記呂海濤表示。
在開發建設中,南海新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不占一寸沙灘,不毀一棵松樹,不截流一處水系”,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持續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普及環境保護知識,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并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