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位于南海新區的德爾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穿梭在不同設備生產崗位,對一個個在制訂單產品進行精細裝配,先一步走下生產線的車床類成品正進行出廠“跑車檢驗”,佇立在廠房“C位”的九軸臥式加工中心設備已整裝待發……每道工序的嚴絲合縫保障了產出精品,讓德爾自動化又一次“出圈”高端裝備制造領域。
“目前我們訂單同比去年增加了30%,其中我們針對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領域推出的新產品五軸車銑復合加工中心設備貢獻很多。”企業副總經理范衛東說,去年初,企業看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緊抓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裝備升級的高質量發展契機,著重布局研發方向,結合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的要求,瞄準技術含量、性能、效率、性價比多方面進行產品技術提升。企業組建研發團隊對市場進行調研,對機床機械、電器設計、工裝工藝、刀具選配等多方面進行優化調整,拿出去年銷售總額的3%的資金投入研發,歷經一年推出了五軸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系列新產品,在去年年底客戶完成初步檢驗。
德爾最新推出的五軸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新型設備敢為人先,率先為新能源汽車配套商提供了升級換代的優選產品。范衛東用幾組數據列舉出這款新產品的優勢之處,“我們的新產品是一種復合型專用化設備,過去客戶需要單獨采購多臺傳統設備才能滿足生產,由多臺到一臺最直觀的就是一次性投資成本降低了20%,生產場地占用面積也節省了很多,用工人員也是縮減一半以上,耗材耗能方面至少縮減了10%。”除了為客戶省錢之外,這款五軸車銑復合加工中心設備在實際應用中也很“貼心”,該設備最大的特點是同時為用戶配置了相應的優化工裝夾具,優化了生產工藝,避免了加工件頻繁換夾所帶來的精度誤差,更好地保障了產品的加工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提升了零部件的成品質量。
“去年我們不斷創新,期間遇到資金難題,南海新區財政與審計局為我們提供了銀企對接,落地了500萬元的科技型貸款業務,以及金融輔導等支持,并落實了幾項普惠金融政策,極大地助力了我們新產品項目的發展。”不久前,公司又接到五軸車銑復合加工中心設備研發項目平臺被正式認定為威海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好消息。
今年以來,南海新區各部門聯動,持續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把金融輔導和“十百千萬”工程作為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企業大走訪”、銀行行長走基層系列活動和金融管家試點,實現對接精準化、服務實效化、發展多元化。“我們將持續聚焦金融輔導、‘十百千萬’、綠色金融、科技金融、產業鏈金融等重點工作,豐富政銀企合作方式,為我區企業在獲得信貸、普惠金融方面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南海新區財政與審計局相關負責人說,同時完善特事特辦機制,落實專人專班,持續開展走訪企業,問需企業的行動,以工作實效真正將服務企業的理念落到實處。